close

待在台東都蘭的時候,遇過很多可愛的人。

來自不同的地方,懷著不同的期盼,住進同一家背包客棧,繼續活出自己一套獨特的旅行方式。

我們當中有換宿助理、有房客;有長住廿天的,也有只停留短短三兩天的。有一段不長不短的日子,我們都互相調侃,什麼博士偶像粉絲文青怪咖通通跑出來鬧一番,又一起笑翻。

跟待在台北hostel不同的是,在台東這邊我遇到的大都是台灣人,講國語畢竟比講英語暢快,聊得也自然較多、較闊、較深,而我眼光之淺窄是顯而易見的。

有時候我會想,這邊的人真棒,有自己一套想法,而且懂得表達、懂得分享,自己肚子裡有東西之餘,還可以把其中一些分給身邊的人。我肚子裡又有些什麼呢?我也不曉得,反正就長期空洞洞的,從來沒有什麼想法可以與人交流。我喜歡聽別人講話,可是我吸進去就完了。我就是不懂回應,只好自己默默思考,自己跟自己碎碎唸。

我也想要當文青啊!誰說我不想。只是我知道我當不了,也就無謂假裝。只好哄哄自己說:「幹嗎要裝文青,做自己就好。」

於是,我展開了一連串跟自己的阿Q式對話。

「我就是不夠酷,別人要麼是文藝的,要麼是有些什麼特別專業或技能的,我就只知道隨性去玩。」
「你就是不夠酷,可又怎樣?哲理、技能,你有就有,沒有就沒有,假裝不來。」
「可是我感覺大家都有一個很酷的標籤,是屬於哪一類人,那是會比較有存在感吧…」
「可是你一旦被標籤,包袱就會變重,你就很難繼續做你自己。」
「但我還是想要有一個聽起來很酷的標籤,大家都那麼的不平凡,我是不是太平凡了點…」
「你要相信你本來就很酷,你不需要任何標籤、不需要被歸到任何類型或群組,你就是你,你本來就已經夠酷。」

或許,當大家都太不平凡的時候,我的平凡就會變成一種另類的傳奇。

「你/他/誰誰誰好酷喔!」
「你每天到底要講幾遍『你好酷』啊?你是文青欸,沒有別句話嗎?」
「可是我就是想不到別的詞,我就是形容不了這裡的人有多酷!」
「也是。真的,怎樣大家都那麼酷…」
「那你來用別的詞形容一下呀!」
「我也就是想不到別的形容詞!」

室友常常跟我有以上的對話。或許我們實在不需要被歸類。我們甚至不需要被明確的誇獎「你寫文章好有深度」、「你拍的照片背後很能傳遞信息」、「你煮菜都那麼有創意」,我們只需要一句「哇塞!你好酷!」這樣就好。

又或許,我是說或許吧,「酷」的最高境界,就是別人根本說不出你酷在哪裡,可是你整個人就是散發著一種很酷的氣息。那是一種無以名狀的酷。

標籤是很薄很輕的一張小紙條,可是貼在人身上,可以變得好重好重。標籤又會變成一個很不爭氣的price tag,限制了你以後要走的方向,間接限制了你的價值。

那不如就乾脆把標籤撕下,若真的要有一個標籤,我們就一起當「酷青」好了。

你要相信你本來就很酷。你是酷青,我們都也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腳踏車千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